四川利森建材集团有限公司案例

分类:材料化工

一、企业基本情况介绍

四川利森建材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总投资20亿元,占地972.99亩。配套两座石灰石矿山、两座页岩矿山,其中主要石灰石矿山面积830亩,储量1.1亿吨,配置9.7公里皮带运输走廊,年运输能力500万吨。员工总数292人(利森水泥253人、什邡新材15人,下设什邡新材、泰和能源、青白江分公司。是一家集生产销售、技术研发、资源综合利用、环保清洁能源开发为一体的综合性大型建材企业。水泥年产能350万吨,商品混凝土年产能39万立方,复合掺和材年产能54万吨,危险废物处理能力8700吨/年(一线),二线危险废物设计处理能力85000吨/年,申请专利20项。产品主要销往成都、德阳等地区。是中国建材集团旗下西南水泥的“标杆”企业,2020年被中国建材集团评为“六星企业”称号。2021年3月荣获德阳市人民政府颁发的“2020年度工业经济发展优秀企业二等奖”。2022年1月被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评为“国家级绿色工厂”。

二、智改数转主要做法

1、生产数字化车间

通过智能中控系统、窑磨专家自动寻优控制系统、中子物料分析自动配料系统,实现水泥生产线全自动控制、监测和管理,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保证产品质量并减少人工干预,从原料处理至成品出厂的全流程数字化示范车间。

                   

                                          生料系统                                                         熟料烧成系统


                                                       

                             水泥磨系统                                                               DCS系统

2、智能安全生产管理平台

智能安全生产管理平台

2、智能车辆管理系统

公司设置智能车辆门禁管理系统,通过高度自动化的机电设备和计算机技术对出厂车辆等进行安全有效的管理。采用车辆识别系统,道闸档杆或电动门就会自动打开,摄像机会对每一台出入车辆进行拍照或录像,后台计算机会准确记录车辆出入相关信息,从而实现完全自动化。

3、生料稳定性管控系统(KFUI)

生料稳定性管控系统项目建设了两期,项目通过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手段,实现了生料生产过程的精细化管控。在系统中开发了1、2线质量管控界面配置展示数据及预警信息,通过对生产运行数据、在线中子仪数据、质量荧光仪等数据实时采集基础上,对数据进行统计、计算、分析;实时呈现质量基础数据、指标分析结果、预警监控、预警分析、质量指标合格率等内容:再根据月度入磨、出磨、入窑生料均匀性系数权重计算得出KFUI管控综合评价值,实现了生料稳定性的数字化评估,将定性管理转变为量化考核,为工艺优化提供数据支撑。

5、引入MES质量管理系统

通过该系统,可以实现对质量信息总览分析,配置出磨、入窑生料、出窑熟料、出磨水泥过程控制指标及物检指标,界面上展示并呈现。系统还能分析、记录、配置控制组、物检组、分析组台账以及控制指标、原始台账。通过对质量数据的采集和统计,以图形的形式展示质量管理相关信息。仪器自动采集数据,将相关数据自动生成对应的记录台账,包括:进厂原料台账、混合材台账、进厂原煤台账、入窑煤粉台账、入窑生料台账、过程控制台账、出磨生料台账、出窑熟料台账等。

三、主要成效

为了全面实现生产设备的联网和数字化管理,企业采用了自动化生产线和国产设备,企业在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和成本控制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优势,AI智能安全生产管理系统使企业年均节约员工工时达5.25万小时,事故率下降55%,管理效率显著提升。原煤汽车桥式自动采制样机每年能够给企业节省燃料1.05万吨,大约945万元/年。建立矿山安全管理机制避免矿山发生滑坡事件。建设自动排污、ERP、门禁系统以及更新自动化设备和智能变频器让企业减少人力至少18个,还减少了维护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通过智改数转项目使企业的生产效率提升20%,资源综合利用率提升30%,研发周期缩缩短30%,运营成本下降14%,单位产品成本下降15%,产品不良率下降98%,质量损失率下降100%,新增产值3500万元,新增利润1280.5万元。公司下一步继续加大智改数转项目建设资金投入,现已经投入资金开始对矿山进行智慧矿山的建设,生产线水泥自动配料系统建设,堆取料机无人值守自动进料系统建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