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十万红生颊,都是西川醉后人。”
唐代,“剑南烧春”作为宫廷御酒,载入《旧唐书·德宗本纪》;清代,酒业鼎盛,上百家曲酒作坊星罗棋布,成就“酒乡”美誉……千百年来,文人雅士纷至沓来,在酒香画境中品美酒、赏风物,留下诸多传世诗篇,交织成绵竹独特的文化记忆。
如今的绵竹产区,已跃居四川白酒产业核心区域,先后被授予“世界美酒特色产区”“中国美酒名城”称号。2024年,绵竹产区规模以上酒企总产值突破305亿元,同比增长15.8%;实现营业收入223.6亿元,同比增长4.7%。不仅展现了绵竹作为川酒核心产区的强劲发展势头,更彰显着中国白酒产业的蓬勃生机与无限活力。
在2025四川国际美酒博览会开幕之际,记者走进这座美酒飘香的城市,感受中国白酒文化传承创新的强劲脉动,以及向世界讲述川酒故事、展示川酒风采的“绵竹愿景”。
数字科技赋能传统工艺
“头雁领航”振翅高飞
在初夏的悠悠蝉鸣中,走进剑南春“天益老号”酒坊遗址,千年酒香正氤氲缭绕。这座始于南北朝时期的古法酿酒作坊,历经岁月洗礼,至今仍完整地保留着传统酿造工艺,源源不断地为剑南春酿造着传世佳酿。
千年老窖承载着历史底蕴,却从未囿于传统桎梏。剑南春集团公司在坚守传统酿造的同时,正以智能科技为千年酒香注入时代新韵,让传统工艺在数字化时代焕发新生。在剑南春谷壳蒸煮车间,两位工程师坐在凉爽的空调房里,控制着谷壳自动清理、设备自动化连续生产。而在机械化酿酒车间,从润料、拌合到打量水、翻笆、收堆等传统酿酒工序,均已实现智能化与机械化升级,极大地提高了出酒率和名酒率。
2024年,剑南春集团公司工业总产值较2019年增长92%;同期入库税费较2019年增长79%。在2024四川国际美酒博览会期间,剑南春高端战略单品“皇家剑南春”正式上市,不仅为调整期的白酒高端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更彰显了剑南春在传承与创新中稳健发展的决心和实力。
作为企业战略布局的重要落子,剑南春大唐国酒生态园(二期)酿酒工程项目正在加紧建设,预计2026年建成投产。这一重大项目的实施,不仅将显著提升企业产能和经济效益,更将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推动绵竹产区在全国、全省的行业地位持续提升。
酒企矩阵成就金字招牌
“雁阵效应”成效卓著
绵竹因剑南春而荣,但绵竹不止有剑南春。
经过多年来的产业化发展,绵竹涌现出了东圣酒业、杜甫酒业、绵春酒业、凤凰酒业等一大批特色鲜明的酒企,共同形成了绵竹白酒产业“百花齐放”的动人格局。
作为绵竹市第二大酒企,东圣酒业经过近20年的发展,已从原酒供应商转变为自有品牌运营,“道生一”“年画”等产品在市场上形成了稳定的传播力和号召力,成为绵竹白酒产业转型升级的典范。
“在前两届四川国际美酒博览会上,我们与很多客户建立了合作关系,有效提升了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据东圣酒业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他们持续深研白酒品质创新,不断突破技术天花板,品质稳步提升。2024年11月,中国名酒传承与创新大会暨“回味&品味”酒业传承与创新榜全球发布会在海口举行,东圣酒业登上“回味&品味”酒业传承与创新榜创新名酒榜单。
截至目前,绵竹市共有白酒企业59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7家,逐渐形成了以剑南春为引领、绵竹酒业集团为支撑、腰部企业为骨干、中小企业共同发展的“1+1+5+N”品牌梯次培育格局。同时,白酒产业带动上下游配套企业发展壮大,形成了涵盖酿造存储、灌装生产、检验检测、仓储物流等环节的产业链条。
“绵竹酒”不再是单纯的产区名字,而是四川乃至中国白酒的一块金字招牌。
政策红利推动产业发展
“黄金时代”生机勃勃
“金字招牌”需要心血打造,更需要“真金白银”的支持。近年来,绵竹市出台一系列惠企政策,让广大白酒企业及时精准地享受到了政策红利,推动产业发展进入新的“黄金时代”。
绵春酒业创立于1978年,始终秉承传统酿造工艺,以匠心酿造美酒。目前,企业已推出30余款优质白酒产品,凭借卓越品质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在绵竹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持续强化品牌塑造,深入挖掘白酒文化内涵,正式开启高端白酒市场的战略布局。同时,在产能扩建、重点项目推进及产品创新研发等多个领域获得了市级财政资金的有力支持。”绵春酒业相关负责人坦承,企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在自身不断苦练内功的同时,也离不开政策的扶持与帮助。
在凤凰酒业,酿酒设备火力全开,工人争分夺秒酿制原酒。这家企业是绵竹市引进江苏凤凰传媒集团投资1亿元、兼并重组绵竹大江酒业打造的集生产、灌装、存储为一体的现代化中型酒企。“近年来,我们紧盯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目标,通过引进白酒行业先进人才、加强人才梯次培育,在生产、科研、营销等方面担任领军人物及中坚骨干,推动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2024年,公司共有6人享受绵竹市白酒人才奖补资金。”凤凰酒业副总经理江小虎说,公司将继续利用好绵竹市的相关人才政策,吸引外地产区人才到绵竹发展,为绵竹产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人才引育汇聚澎湃动能
“百花齐放”朵朵争春
绵春酒业、凤凰酒业的例子,正是绵竹市全力推动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近年来,以政策加人才的“组合拳”方式,绵竹拿出实实在在的措施助力酒企发展壮大,不断推动绵竹产区奔向新的增长极。
在产业规划方面,编制完成《绵竹市酒类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深挖绵竹酒大唐国酒文化、梯度培育优质酒企、共建创新体系驱动产业升级和白酒园区建设等10个方面23项具体措施。修订《绵竹市支持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举措》,奖补条款从原来的21条增加到33条,2025年兑现奖补资金超过1600万元,让越来越多的白酒企业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在人才引育方面,修订出台《绵竹市打造白酒产业人才聚集高地若干政策措施》,引进和培育了一批白酒类专业技术、科研、经营管理等高层次人才和团队,为绵竹市白酒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人才保障。2024年,兑现白酒人才奖补资金185.3万元。
2022年以来,绵竹市新增“中国酿酒大师”1人,总人数达到4人;新增酒类国家评委11人,总人数达到26人;新增省级酒类评委43人,总人数达到92人;56人通过四级品酒师考试……梯度培育的“传送带”,正在源源不断地把人才“第一资源”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
此外,绵竹市职业中专学校酿酒专业开设了10余门专业理论课堂,囊括了白酒文化、酿酒技艺、微生物学、配制酒技术等。通过与本地多家酒企合作,学校搭建起“实训基地”平台,将课堂设在生产一线,开启学生“跟岗”学习模式,将酿酒专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智兴天府专家行”走进绵竹“问诊开方”,为白酒产业发展出“金点子”、支“新招数”。
文旅融合激发内生动力
“以酒为媒”天地更宽
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千年传承的匠心技艺,是绵竹白酒的“根”。而悠久的酿造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则是绵竹白酒的“魂”。近年来,乘着文旅融合的东风,绵竹以酒为媒、以会兴业,不断拓展对外交流、深化合作,矢志传承和弘扬白酒文化。
步入绵竹剑南老街,空气中弥漫着缕缕酒香。在这里,游人可体验古法酿造全过程,现场品尝新出的美酒;也可以在古戏台下听川音川韵,在诸葛瞻父子墓前感受忠烈遗风……这条明清建筑风格的老街,是剑南春集团公司依托“剑南春遗址”和“天益老号”酒坊,打造的“旅游+工业”景区。500米长的青石板巷,串起了剑南春独有的御酒历史以及川酒会馆、诸葛双忠祠、年画坊等酒文化、三国文化和绵竹年画文化,年接待游客超50万人次。
走进杜甫酒业,背靠“杜甫”这一超级文化IP,诗酒文化的气韵得天独厚。近年来,企业以杜甫酒庄为载体,讲好品牌故事,重点突出诗酒文化,植根诗酒田园和东方美学,对标3A级景区打造杜甫诗酒文化博览园,引领酒旅新风尚。2023年,杜甫诗酒文化博览园获评“四川省工业旅游示范基地”。
行业盛会绽放时代精彩
“美酒名城”诚邀天下
绵竹城区,玉兰灯上,“雪山下的美酒名城 诗意中的画境绵竹”的道旗猎猎作响。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高举酒杯的诗人形象栩栩如生,仿佛在向世界发出充满诚意的邀请。
是的,邀请。6月18日至6月22日,2025四川国际美酒博览会将在绵竹启幕。烈酒评委年会、开幕式、“华夏美学”大会、川酒高质量发展大会、美酒消费季等5大板块22项活动,将向世人展示绵竹深厚的酒文化底蕴。
据绵竹市酒发局局长邓伟介绍,在上届四川国际美酒博览会期间,绵竹通过“剑南春杯”2024全国浓香型白酒酒体设计大赛、剑南春品牌之夜、酒业合作与产业对接洽谈会3项活动,以及美酒音乐嘉年华、唐宫夜宴·千年酒颂、“唐韵古酿”图文展暨摄影大赛成果展、剑南春文化之旅等7项活动,吸引了数十万群众游客参与,实现白酒销售收入2.3亿元,带动餐饮、酒店、旅游等其他产业实现收入2亿元,真正实现了以会促产,以产兴城。
往日荣光犹在,精彩值得期许。以2025四川国际美酒博览会的举办为节点,历经千年岁月淬炼的绵竹产区,正在完成自身的华丽蜕变。展望值得期许的未来,绵竹将继续锚定目标任务,聚力提升产业优势,积极打造“世界级中国酒文化IP”承载地,为德阳培育世界知名的千亿白酒产业集群贡献力量,以赤诚匠心谱写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篇章。